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之路  
 
  国内酒店行业随需应变之策
   2005年,酒店、旅游业将成为上海服务产业的支柱,这就需要具有国际管理能力,熟悉国际酒店业行规、法规、操作模式,具有国际战略眼光的酒店高级管理人才。
   专家预测,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酒店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,越来越多国际酒店集团进入中国,国内酒店集团也加速全国布点,酒店行业高端人才的竞争将进入白热程度。目前世界上17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已在上海管理高星级酒店,需要数以千计的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;而目前世界酒店集团中排名第30位的锦江国际集团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在全国发展200家酒店,中高级管理人才缺口达5000人。
   人才:酒店业发展的“瓶颈”
   从有关部门了解到,人才匮乏是上海酒店业普遍面临的问题,最紧缺的是两类专业人才:一类是宾馆酒店总经理,酒店销售部、公关部、餐饮部、客户服务部、人事部、财务部经理等中高层管理人才;另一类是中西餐厨师、日韩料理厨师、酒店设备维护、餐饮客房服务等技能型人才。
   据了解,懂国际惯例、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强的酒店管理人才严重短缺,已成为制约上海酒店业发展的最大障碍。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,2003年,上海酒店业高级管理人才供求差距已达到最高值,处于“奇缺”状态。
   据锦江-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的执行院长(ceo)庄先生介绍:合资酒店数量不到我国酒店总量的20%,但其利润却占到整个行业的80%。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,合资酒店高水准的管理为其带来了品牌效益、营销网络、企业文化等方面优势,而这一切都是通过高素质的酒店职业经理人来实的。由此可见,如果人才问题不解决,国内酒店业的发展就会受牵制。
   教育:解决人才“瓶颈”的关键
   对于国内酒店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,据庄先生分析指出:专业教育严重滞后是问题的“症结”所在。从职业教育上看,走的是“低端路线”,以培养基层服务人员为主,至今没有一所独立的高水平的酒店管理专业学校,经营管理人员的养几乎是“空白”。而从高等教育上看,走的是“高层路线”,过高的培养目标和过宽的专业设置,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,虽有一些理论素养,但是专业能力不突出,却眼高手低,难以担当大任。所以,如何处理博与专、高与低的关系,是国内旅游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,否则很难供应“适销对路”的人才。
   对此,有着广阔的国际酒店业背景,并曾经担任过瑞士酒店集团亚太区副总裁,多年从事酒店的经营、发展和营销的庄先生认为,在国内酒店行业“硬件”水平日趋接近国际水平的情况下,服务水平、员工素质等“软件”成为酒店业竞争的焦点,而培训正是酒店“软件”建设之本。通过培训,提高员工素质、工作效率、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水准,并培养其持续学习的能力,才能实现酒店以人为本的整体优化目标,才能适应集约化经营的需要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   据了解,在人才培养方面,外资酒店走的是“人才自制”的路子,这种做法很值得借鉴。赫赫有名的希尔顿集团在美国休斯顿大学设有自己的酒店管理学院,假日集团则在总部美国孟菲斯开设了一所假日大学,许多著名的酒店高层经理人都“产自”这些酒店管理学院。
   因此,对国内的酒店业来说,通过中外合作办学,从中国的实际出发,又引进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,从而实现优势互补,培养学以致用的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,不失为一条“捷径”。据了解,2003年底,上海锦江国际集团和著名的瑞士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合作,设立“锦江国际理诺士酒店学院”。这是我国首家中外合资酒店管理学院,也是第一家具有企业背景的酒店学院。这意味着,今后酒店高级人才将“国产化”。国内的酒店人才将有更多的渠道,跻身于“国际人才”之列。
 
  【返 回】  【上一篇】  【下一篇】  

  首 页  ::  关于汇锦 ::  汇锦产品 ::  解决方案  ::  下载中心 ::  销售中心 ::  代理专区 ::  成功案例